8181801威尼斯(中國)首页

传承创新
  • 吴耀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脉”

    发表日期 :10-27

    文脉,原义指文章的脉络,引申为文化的根脉和血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脉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 陈来: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发表日期 :10-16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积淀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百年奋斗...

  • 从中华文明创新性看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

    发表日期 :06-15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

  •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发表日期 :05-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

  • 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让农耕文明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发表日期 :04-07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

10-272023

吴耀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脉”

文脉,原义指文章的脉络,引申为文化的根脉和血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精神...

10-162023

陈来: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积淀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

06-152023

从中华文明创新性看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

05-112023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中国式现代...

文化心语
03-312023

刘洁教授简介

刘 洁,中共淄博市委党校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

11-242022

【百姓儒学讲堂】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社会道德新风尚,挖掘齐鲁文化中的历史底蕴,作为礼...

11-142022

儒乡开讲-《儒家的诚信思想》

...

11-082022

儒乡开讲 | 《儒家的礼仪思想》

...

专家讲座
  • 唐青州:孔子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表日期 :12-08

    统观礼制发展史,经由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酝酿与发展,礼制在西周进至高度发达阶段,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因过于繁复而渐趋崩坏,《论语》中所记载的 “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自既灌而往”等乱象都是失礼的...

  • 周海春 蒋文汇:孟子舜孝叙事中的亲情、正义和超越三原则

    发表日期 :12-01

    摘 要: 清黄小坪《百孝图记》中的舜孝思想虽然引用了孟子的 “大孝”说,但二者是有差异的。不同于贯穿《百孝图记》中感应和感动的观念,《孟子》关于舜孝的叙事所包含的哲学问题比较丰富,涉及亲情、正义和超越三...

  • 齐金江 | 孔子作《春秋》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发表日期 :11-08

    “大一统”思想源自先王典籍、成自孔子儒家,经过千百年探索,逐渐臻于成熟、形成体系。从孔子对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的肯定,到孟子的天下“定于一”、荀子的“一天下”,《春秋公羊传》里提到“元年者何?君之始...

  •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发表日期 :10-27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 “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种相仿的排篇绝非无心插柳,而是整理者有意参照《论语...

  • 魏衍华:孟子“仁政”,上古三代国家治理思想的集大成

    发表日期 :10-16

    【摘要】:“仁政”是孟子描绘天下国家治理思想的一幅宏伟蓝图,是《孟子》一书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命脉。孟子“仁政”是对上古三代时期国家治理思想的集大成,其中“尧舜之道”是“根”“三代之治”是“脉”。“周孔之...

12-082023

唐青州:孔子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统观礼制发展史,经由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酝酿与发展,礼制在西周进至高度发达阶段,及至...

12-012023

周海春 蒋文汇:孟子舜孝叙事中的亲情、正义和超越三原则

摘 要: 清黄小坪《百孝图记》中的舜孝思想虽然引用了孟子的 “大孝”说,但二者是有...

11-082023

齐金江 | 孔子作《春秋》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大一统”思想源自先王典籍、成自孔子儒家,经过千百年探索,逐渐臻于成熟、形成体系...

10-272023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

他山之石
  • 安乐哲:适应需求,如何发展——儒学文化的变通发展动力

    发表日期 :11-23

    中国儒学文化一直是通过基督教概念被理解的, “天”被译成“Heaven’(天堂),“义”被译成“righteousness”(基督教义理),“礼”被译成“ritual”(基督教礼仪),“道”被译成“the Way”(上帝之路),等等,结果给...

  • 韩燕丽:瑞士汉学家耿宁对“良知”与“自知”的哲学解读

    发表日期 :07-13

    瑞士汉学家耿宁既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专家,又是研究并践行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王阳明心学的著名学者。 从心性现象学到阳明心学 胡塞尔所倡导的生活世界正是儒学思想所在的世界,儒学的思维模式没有被主客对立的思维...

  • [法]凯瑟琳:伏尔泰的孔子观

    发表日期 :05-19

    在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时代,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伏尔泰怀着崇敬之心抄录了许多儒家哲学的文字。在那个时代,鲜有西方人造访过亚洲,西方将东方视为一个谜,中国更是被描绘成一个传奇。当法国民众、学者甚至君...

  • 殷泽昊:理解中国,从这些关键词开始

    发表日期 :04-20

    如何向一位外国友人解释 礼字?可以是礼貌礼节,也可以是仪式典礼。而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 很多像 礼一样意涵丰富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外国语言中鲜能找到与之对应或相近的词语,而这些概...

  • 安乐哲:儒家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发表日期 :10-13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指的是我们人类是非常伟大的,发明了各类科学技术。所以,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消除饥饿,即使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能利用...

11-232023

安乐哲:适应需求,如何发展——儒学文化的变通发展动力

中国儒学文化一直是通过基督教概念被理解的, “天”被译成“Heaven’(天堂),“义”...

07-132023

韩燕丽:瑞士汉学家耿宁对“良知”与“自知”的哲学解读

瑞士汉学家耿宁既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专家,又是研究并践行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王阳明...

05-192023

[法]凯瑟琳:伏尔泰的孔子观

在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时代,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伏尔泰怀着崇敬之心抄录了许多...

04-202023

殷泽昊:理解中国,从这些关键词开始

如何向一位外国友人解释 礼字?可以是礼貌礼节,也可以是仪式典礼。而在中国古代哲学...

木铎之声
  • 青山余古道 我辈复踏寻——『齐鲁古道行』研学游散记

    发表日期 :11-24

    从古至今,虽然天然的地理格局为人类交流带来了困难,但交通却带动着、改变着、塑造着地区之间的交流格局。两千多年前,如果一位学子从鲁国都城曲阜去齐国都城临淄求学,这路该怎么走?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火车、高...

  • 齐风鲁韵

    发表日期 :11-05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地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后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理论精髓的形成、发展期,是历史文化巨人辈出的伟大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巨人大...

  • “行走的课堂” 让齐鲁文化浸润心间 ——8181801威尼斯开展“齐鲁古道行”文化考察活动

    发表日期 :10-29

    10月22日至25日,由8181801威尼斯师生代表组成考察团,8181801威尼斯傅永聚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讲解员,从曲阜“鲁国故城遗址·齐门”出发,经莱芜“齐鲁第一关——青石关”,最后到达临淄稷下学宫遗址,考察寻访齐鲁古...

  • 齐鲁古道行

    发表日期 :10-29

    10月22日,为弘扬齐鲁文化精神,贯彻“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办学理念,8181801威尼斯安排部分师生代表进行齐鲁古道文化考察活动,从曲阜“鲁国故城遗址·齐门”到莱芜“齐鲁第一关——青石关”,历时三天考察寻访...

  • 养成教育之爱国精神

    发表日期 :09-17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个体的安康幸福!爱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培养结合起来是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非常重要的举措。 ...

02-252022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精选随笔——古道之行 深看齐鲁

古道之行 深看齐鲁 21汉语言文学郑茗煜 我在山东大地上等候千年,历历山川不复往日,...

02-252022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精选随笔——古道行,古道行

古道行,古道行 21旅游管理李?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偷乐。 矮身跨进那方静谧而...

02-252022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精选随笔——千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千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19学前教育苗展群 金秋十月,受孔子周游列国的启发,我们...

02-252022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精选随笔——古道上的“道”

古道上的 道 19计算机王毫 雾起齐门,站在桥下时我总以为是孔夫子他老人家,又穿越回...